- 利用可重置传感器进行持续炎症监测
- 来源:努普尔・贾恩(Noopur Jain)博士 发表于 2025/1/7
传感器制作:将对髓过氧化物酶(MPO)具有特异性的适配体共价键合到导电基底上。
主动重置机制:对高频振荡进行优化,以保持传感器随时间变化的响应能力。
体外测试:用浓度范围在 10 皮克 / 毫升至 1000 皮克 / 毫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对传感器进行测试,记录检测限和响应时间。
验证技术: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测量来确认重置阶段的蛋白解离情况。
体内测试:将传感器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以监测血液和组织间液(ISF)中白细胞介素 - 6(IL - 6)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的水平。实验条件包括禁食和胰岛素注射,并设置对照组用于对比。
灵敏度提高:该传感器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显著低于传统方法所能检测的浓度。
快速重置时间:主动重置机制即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也能维持稳定的性能。
准确的实时数据:在动物研究中,传感器能够随时间追踪白细胞介素 - 6(IL - 6)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的水平,识别出明显的炎症模式。
此外,传感器还显示出禁食会导致炎症标志物逐渐升高,而胰岛素注射则会使这些标志物显著降低。研究结果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证实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生物相容性:要确保与生物环境的长期相容性。
稳定性:在各种条件下维持传感器的性能。
更广泛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扩大可检测标志物的范围,以覆盖更广泛的疾病种类。
近期一项研究在生物传感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发出了主动重置蛋白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旨在对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持续、实时监测,以解决传统生物传感方法存在的信号漂移和饱和等局限性问题。
可重置生物传感器实时追踪炎症情况
研究:主动重置蛋白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炎症的体内持续监测。
图片来源:ArmadilloPhotograp/Shutterstock.com
这一创新有望通过及时检测白细胞介素 - 6(IL - 6)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等生物标志物,为慢性病管理带来希望,这些标志物对于追踪炎症反应至关重要。
背景:持续监测的必要性
炎症是从自身免疫性疾病到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众多疾病的关键因素。白细胞介素 - 6(IL - 6)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等生物标志物对于评估炎症反应以及指导医疗干预措施必不可少。然而,诸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传统方法缺乏提供实时数据的能力,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样本处理。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和便于携带而具备潜在的解决优势。尽管如此,信号不稳定以及需要频繁重新校准等挑战限制了它们的长期有效性。在传感器设计中引入主动重置机制能够应对这些挑战,使传感器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可靠地运行。
研究:研发主动重置传感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检测技术来测量目标蛋白的结合情况。他们的设计采用了适配体(能够结合特定目标的短 DNA 或 RNA 分子),将其固定在导电基底上以捕获诸如髓过氧化物酶(MPO)等生物标志物。主动重置机制利用高频振荡使结合的蛋白解离,使传感器能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恢复到基线状态。
该研究的关键步骤包括:
关键发现与见解
主动重置蛋白传感器在体外和体内环境中均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关键发现如下:
讨论:对临床应用的影响
该研究强调了主动重置蛋白传感器在变革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潜力。对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持续监测能够实现更早的干预以及更个性化的治疗。
讨论中也强调了潜在的挑战:
主动重置机制解决了传统生物传感器的诸多局限性,为临床环境中的持续、实时监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
结论与未来方向
主动重置蛋白传感器在生物传感领域代表着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解决了诸如信号漂移和饱和等长期存在的挑战。这些传感器能够对关键炎症生物标志物进行持续、可靠的监测,提供对于慢性病管理至关重要的实时数据。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优化传感器设计、增强长期稳定性以及扩大可检测生物标志物的范围。
这些传感器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均成功验证,凸显了它们通过实现持续、准确监测来变革疾病管理的潜力。这一进展为下一代生物传感器奠定了基础,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炎症的实时见解,从而推动更有效、更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H. 扎尔加塔莱比(H. Zargartalebi)等人(2024 年)。主动重置蛋白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炎症的体内持续监测。《科学》386 卷,1146 - 1153 页。DOI:10.1126/science.adn2600,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n2600
- 如果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内核实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