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应用方案 技术文摘质量保证产品选型 下载中心业内动态 选型帮助 品牌介绍 产品一览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775646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细内容
国内传感器,何时独领风骚?
来源:腾讯网 发表于 2023/4/10

从人类诞生至今,一直锲而不舍的感知、思考和改造世界,传感器的出现成为人类看清万事万物的“耳朵”和“眼睛”。


福布斯认为,当前,甚至今后几十年内,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和人们生活方式的10大科技产品,传感器列为10大科技产品之一。因为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智慧城市,智能前端所需要的态势感知,都需要从传感器开始。


01传感器,难难难


国内传感器市场巨大,预计到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800亿元。20世纪60年代,我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开始发展。1972年组建成立一批压阻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1974年,研制成功实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982年,国内最早开始硅微机械系统(MEMS)加工技术和SOI(绝缘体上硅)技术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的绝对压力传感器、微压传感器、呼吸机压传感器、多晶硅压力传感器、低成本TO-8封装压力传感器等相继问世并实现生产,传感器技术及行业均取得显著进步。


进入21世纪,传感器制造行业开始由传统型向智能型发展。由于智能型传感器在物联网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将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提到新的高度,从而催生研发热潮,市场地位凸显。不过,目前中国传感器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难逃三大难题。


一,赛道达到千亿市值,但国内玩家数量不多,龙头玩家更少。


中国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一直在增长,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2850亿元,到了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的规模更是达到了3800亿元。可以说,传感器的市场巨大,且非常火热。


从玩家数量上来看,截至2023年2月9日,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注册企业共有16875家,其中2019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2762家,但市场参与者主要以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为主。


国内传感器也尚未出现传感器“巨头”。目前来看,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供应商,歌尔股份和瑞声科技在声学领域传感器做的顺风顺水,但在手机、汽车、工艺控制和可穿戴、物联网等领域,国内尚未出现头部玩家。


也许是因为企业数量并不算多,中国传感器发展是比较缓慢的,相对来说与国际上的差距也比较大。麦乐克公司董事长吕晶分享了两个数据:“第一个是2007年时,中国中高端传感器大概99%是进口的,到了2016年还有96%是进口的,现在中国自研已经突破了10%以上。也就是说从4%到10%,这个数字大约用了6年时间,但前面的十年只增长了4%。”


二,不赚钱成为国内传感器企业问题。


传感器种类丰富、繁多,全球产品化的传感器种类约有2.6万余种。传感器的整体价格也在上升。IC Insights预计,2022年全球传感器整体平均售价将比2021年高11%,成为20多年来较高的价格增长率。


但是,因为芯片无法自主,工艺研发投入巨大,加上红海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传感器的利润一直被压低,智能传感器并不是一个很赚钱的状态。


一般来讲,净利润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公司业务的赚钱能力和发展前景,利润越高,公司业务的价值越大。据统计,去年上半年,近40%的传感器企业利润率在5%以下,其中6家为负数。整体上看,2022上半年50家传感器上市企业利润总额为129.68亿元,平均利润为2.59亿元,利润中位数仅为8000万元。超过一半(36家)企业上半年利润不能达到平均数。


与之相对的是,日本传感器企业基恩士,其毛利率能够多年保持在55%以上,并且从不接受定制化产品。也就是说,利润方面国内外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同济大学教授白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执行传感器层面要和国际巨头抗衡的难度太大,因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实际上,一旦国内企业成功研制某一产品,国际巨头就会大幅降低相应的产品价格。


在谈到利润差距的问题时,久好电子CEO刘卫东先生表示:“不光是传感器行业,包括汽车在内的任何行业都是只要有我们自己做不好的地方,别人都是垄断、暴利的。”


当国内做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替代时,由于国外企业率先找到商机,国内企业就需要依靠成本优势进行替代。刘卫东先生说到:“价格战并不是国内企业愿意主动做的。一些拥有关键能力的企业会出现暂时的垄断,他们的利润更好,是客观事实,这同样也是国内企业需要追赶的。”


三,国内传感器芯片研发能力弱。


根据《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披露,中国传感器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中国做传感器的企业很多,但做传感器芯片设计的企业无多。


一种主流智能传感器芯片研发投入在10亿人民币左右,需要数十人的科研团队6~8年的积累,数千万只(甚至上亿只)以上产品批量生产规模才可能盈利。而且传感器芯片研究失败风险较高,一般中小型的中国本土企业难以承受如此高的代价和风险,即使研发成功,也常常难以形成盈利规模的出货量。


02中国传感器的发展之路


中国传感器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目前来看,民用、消费级中国传感器有了一席之地。曾经,声学传感器都垄断在美国楼氏的品牌之下,但随着潍坊歌尔声学大量耳机的出货,它自然而然就向其中关键的MEMS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采用了一种与传统机械加工完全不同的半导体工艺)发起挑战。


美国行业2011年认为MEMS工艺已经成熟,可以广泛推广应用,确立并形成了传感器产业围绕MEMS工艺技术和应用两大方向创新与突破。随着,MEMS的发展,近四分之三的半导体传感器销售额来自利用MEMS技术制造的产品。MEMS器件现在已经占据全球传感器总出货量的54%。


尽管主动发动了大量的专利诉讼战,楼氏依然是节节退后,中国声学传感器则是像一个兵团般的崛起。根据 Yole统计的数据,2020年,全球MEMS声学传感器市场份额排名前五位分别为歌尔微、楼氏、瑞声科技、钰太科技和敏芯股份,其中歌尔微MEMS声学传感器市场份额达32%。


在一个新兴的领域,依靠着国内的巨大市场,中国传感器总是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过,随着去年的市场中,消费级传感器的需求减弱。对于未来十年的下一个传感器爆发点众说纷纭,工业、汽车、健康纷纷入选。英飞凌大中华区生态总监王进筑认为是:“健康”。


王进筑表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的观念也在变化,人的寿命也在增长。老龄化以后,出现很多健康问题,所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隐私、环保的重视,都是在有根本性深刻的变化。”


中国早在 2017 年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仅次于美国。随着生命医疗和大健康的崛起,测量血压、血糖等生物传感器也在蓬勃发展。


以疫情中用到的医疗设备相关的传感器为例,在额头或手腕上测体温的测温计用的是红外传感器;医院办公室和病房的空气控制系统会用到高精度压差传感器;疫苗、药品等生产、储藏运输所需的设备离不开温湿度传感器。因此,对于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几大类传感器的需求大增。


目前国内专注于医疗领域传感器的公司相对比较少有。国内厂商生产的压力传感器,多数都是常规的传感器产品,以陶瓷材料为主的低端产品,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随着健康领域传感器的爆发,国内企业还需早做准备。


03总结


2017年业内就有人预测,2016年被迎来传感器的高速发展。确实如预料的一样,自2020年以后很多优秀的传感器企业都在上市,迎来了发展机遇。


2022年专注传感器及芯片技术的上市企业就有10 家,包括纳芯微、经纬恒润、思特威、奥比中光、奥迪威、晶华微、长盈通、基康仪器、灿瑞科技、云里物里等。


尽管,本土传感器技术与世界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但国内传感器也在急速发展。我们期待着,中国企业能够在传感器发展的春天中,独领风骚。


     如果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内核实删除,谢谢!
  产品查找
应用方案

加速计声波传感器微熔式力传感器Schaevitz RV工业称重传感器Shcaevitz LV板装表贴式压力传感器板载式压力传感器微熔式不锈钢隔离压力变送汽车碰撞专用加速度计

精品推荐
首页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copyright©2007-2010,sensorway.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7023885号